大家好,我是来自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党支部的党员杨丽敏,欢迎收听“跟着共产党 学就业创业”系列节目。今天,我带来的是《孩儿立志出乡关——毛泽东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开端》。
跟着共产党学就业创业:孩儿立志出乡关——毛泽东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开端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职教员学生一览表)
(毛泽东同志故居)
一本发黄的线装本,封面印着“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职教员学生一览表”,右起第四个名字写着“毛泽东,润之,二一,湘潭,清宁镇韶山”等信息。
名册造于1914年。毛泽东当时21岁,就读于预科三班。
毛泽东是如何从韶山来到省城读书的?他“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初心在哪里萌发?他为何将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终身信仰?
(一)
少年的毛泽东接受私塾教育,熟读《三字经》《幼学琼林》《论语》《孟子》《中庸》《大学》等,选读《史记》《汉书》等古籍,还读一些时论和新书。他记忆力强,能够口诵心解,很快领悟。1910年秋,他考入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在离家时,他改写了一首诗留给父亲,即《七·
3绝·呈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1913年,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求学时的毛泽东)
(二)
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是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开湖南新式教育先河。
东山高等小学堂为毛泽东打开了一扇认知中国与世界的全新窗口。毛泽东经常一个人躲在藏书楼里翻阅各种书刊,特别喜欢阅读梁启超编的《新民丛报》。他十分佩服梁启超的救国救民之志,为自己起笔名“子任”,明确以救国救民为己任。
1911年春,在东山高等小学堂老师的推荐下,毛泽东来到长沙,考入了湘乡驻省中学。
(三)
(1918年3月,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八班合影。四排右二为毛泽东)
来到省城长沙的毛泽东,最终选择了省立第一师范,在这里做了5年多的学生。珍藏于省档案馆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职教员学生一览表”,记录的正是这段岁月。
这期间,毛泽东经常阅读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崇拜陈独秀和胡适所作的文章。他和他的同伴们讨论最多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使个人及人类的生活向上”。在毛泽东、蔡和森等人的倡导下,新民学会成立。
新民学会成立后,毛泽东与新民学会会员一直寻求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道路。毛泽东很快发现改造社会的方法中,“有一派很激烈的”“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这一派的首领,是一个生在德国的名叫马克思的人。毛泽东深入学习研究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三本书,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1921年夏天,毛泽东作为代表赴上海,出席中共一大会议,投身到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去。
当年那个“立志出乡关”,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少年,依然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湖湘儿女。
启示:学生时代的毛泽东,勤奋数载,刻苦磨练,是品学兼优的佼佼者,青年的毛泽东,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指点江山,是那个时代最酷的偶像。正是有了求学阶段的“准备”,为他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将其作为他终身的追求。可见,学业规划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重要作用,它是自身理想和社会现实的结合。大学是社会的缩影,是迈进社会的过渡阶段,制定并践行良好的学业规划,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可以让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服务国家。